与王文杰的采访约在学校办公室,周天早上9点,他准时赶到,邀请记者在堆满资料的办公桌旁坐下。这是他继周六参与了一天的活动后,从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周末里挤出的“海绵里的水”,而日程表上,一小时后,还有会议待他参与。这只是王文杰日常生活的一角,他几乎每天都处于这样的忙碌状态。
王文杰是beat365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,他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港建设中,负责全院搬迁计划制定及统筹管理,很累但很满足。因为在他眼中,创新港是大有作为的新舞台,他说“一定要珍惜这个好机会,全力以赴去拼搏。”
充分认识搬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
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今年6月30日已完成实验室及硕士一、二年级和博士研究生的全部搬迁工作。为了达到建设目标,王文杰花费了大量心血。
首先要充分认识搬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,为此王文杰组织学院进行了充分讨论,最终得出了一致结论:搬!“一是兴庆校区场地有限,已经难以容纳不断增加的学生及实验设备。二是大家想起了一直被搁置的微波暗室,但有资金却没场地,着实让大家头疼,现在创新港为新设施的安置提供了条件。”
心齐了,劲儿更足了。今年年初的疫情,更增添了大家搬迁的紧迫感。之前因为无法回实验室,科研进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,王文杰内心焦急:“眼下研一学生在创新港,实验室却尚未配套到位,会导致实验无法开展,研一与研二之间衔接断档。此外,其他年级的硕士及全部博士生仍在兴庆校区,一方面实验设备和空间都有限,另一方面研一学生缺乏学长学姐的引领,会导致学生间的传承交流弱化,这对科研的进行更是耽误不少。”
因此,学院决定将原定“于8月30日搬迁完毕”的计划更改为“6月30日”,同时,新迁入的研究生在暑期即提前进入实验室熟悉环境、设备,开始科研工作,“将落下的时间尽力补回来”。
齐心协力,办法总比困难多
同每个重大项目的推进一样,进军创新港的过程有很多难关要闯,但办法总比困难多。为快速推进建设过程,王文杰和学院领导团队制定了创新港建设计划,采取“办公室由学院统一安排建设,四个研究所的实验室根据各自情况建设”的方式,既最大限度提升效率,又考虑到各所的特殊性,这一决策为科研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基础。仅两个月时间,教师工位及600多套学生工位就全部备齐。
学校扩招后,学院研究生宿舍的调配出现问题,原计划分配的床位不足。学院向学校沟通情况后,学校对此高度重视,支持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作为整院搬迁试点。最终在研工部帮助下,宿舍问题于预期时间内顺利解决。此外,学院还为搬迁后的管理安排做了多项预案,比如交通问题,由于地铁尚未开通,面临找工作的毕业生需要来回奔波。为节省时间,学院邀请企业来创新港召开专场宣讲会,同时为规模较大的学生面试提供车辆接送以确保安全,最大程度保障毕业生就业不被耽误。
王文杰告诉记者,学院的很多老师都在为创新港搬迁忙前忙后:作为创新港平台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副院长李凡几乎“钉”在了工地上;副院长陈娟冲锋在前,稳步推进研究生教学实验室建设;党总支书记张安学则主要领导文化建设,别出心裁地选择以本领域著名科学家之名为会议室命名。这样的团结令王文杰印象深刻,也让他更添奋斗动力。
“你们是西迁新传人,是创新港的建设者”
本硕博都在西安交大就读的王文杰对母校有着深厚感情。他曾作为学校与中兴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于企业工作过几年,由于喜欢高校单纯自由的氛围,于2005年回到学校任教,一呆就是十五年。如今,这里的一切都与他有了某种默契的牵连,因此他希望学生也对学校有更深的归属感。2019年9月,开学典礼上,为给同学们做好思想铺垫,王文杰详细讲述了创新港的建设过程。事实证明,这些引导确实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。搬迁过程中,硕博研究生主动承担了不少工作,帮助实验室布置打扫,毫无怨言。正是大家的支持和配合,才使搬迁过程推进得如此顺利。
“你们不仅是创新港的使用者,更是创新港的建设者。”这句话是王文杰送给学生的,也是他送给自己的。
行政和教学工作“两肩挑”的王文杰,时间被安排到了极致。作为教师,他的本职工作一点也不轻松:担任《数字与信号处理I》本科生课程及研究生课程《通信网理论及其应用》的主讲老师,同时主持几项重点科研项目。随着疫情后教学秩序的逐渐恢复,王文杰一边指导学生毕业答辩、期末考试,一边从事自己的研究课题,一边还要紧盯创新港的搬迁进程,随时部署安排。他的日程表上,周内有三个晚上固定用于与学生开会,周末则处理未完成的其他教学、科研事项。“我不仅是教师,更肩负行政职能,我首先要确保学院的正常秩序。”
这个干什么都很认真的交大人,为学生的进步、为学院的发展、为学校的腾飞,兢兢业业,踏实奋进,刻画着“创新港建设者”的形象。
在王文杰看来,创新港是能大有作为的新舞台,“创新港是我们大有作为的舞台,我们应该珍惜这个好机会,全力以赴去拼搏。”他很喜欢带合作伙伴和朋友去创新港参观,体验创新港巨构的宏大气魄,感受其中蓬勃的文化气息,他还会亲自讲解每栋楼的名称、用途,看着来者带着欣赏的感叹,王文杰也增添一份自豪感。
王文杰喜欢爬山,他享受辛苦流汗后“一览众山小”的快意,但近期已经少有时间将这项爱好付诸实践。“时间太宝贵了。”其实,创新港的建设、搬迁与使用,又何尝不是一场如同攀上高山般的征程?王文杰带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求索中不断攀登,向更高的天地冲锋。